為全面落實學校應對疫情提出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國際通識教學部於學期初全力部署,要求全體教師做好面授課程的同時切實做好在線課程中心建設。針對外教看不懂中文的實際困難安排張灝對外教們進行在線課程建設集中培訓和跟蹤指導,並創建線上學習中心以便外教們隨時學習,同時王穎超創建了教務管理線上課程中心對外教的各類文檔進行規範管理並方便教師們及時更新和查閱🤽🏽♂️。此外,國際部中方教師與外教結對,進行一對一指導和幫助🤽🏻。經過期初✌🏼🤽♀️、期中、期末等多次抽查,20余門國際通識和語言類課程均已達到學校在線課程建設要求。為及時總結和分享在線課程建設經驗並進一步增進中外教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在今後更好地開展教學合作和在線課程建設,EON4注册和通識國際課程部於2021年1月12日在日162共同舉行“專題教研活動之線上課程建設交流展示活動”。EON4注册處長胡珍及國際通識教學部20多名任課教師(其中外教6人)參與此次專題教研活動。
首先🤟🏻,EON4注册副處長兼通識學院副院長梁傑提綱挈領地概述了本學期國際通識教學部整體教學和在線課程建設情況,並強調了在疫情及互聯網新時代背景下👆🏿,網絡課程建設在日常教學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將成為今後教學新常態。在線課程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優質的網絡學習資源,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以及與教師的溝通方式,便於學生反復學習學科難點和重點,同時也節省了教師大量的簡單重復性工作👨🏼✈️🐋,而且可以更加及時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從而更加及時高效地調整教學方式方法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梁傑期望國際課程部的中教和外教進一步加強交流和溝通👩🍳,互相幫助💁🏼,不斷完善在線課程內容和相關功能,有效利用平臺資源和外教資源,提高線上課程利用率🏧,不斷探索和運用互聯網+教育技術,促進中方和引進課程的融合、教學方法的創新,不斷擴大中外合作辦學和國際課程合作在全校活力課堂教學改革和國際化發展中的影響力和示範作用👎🏿。
隨後📱,國際通識教學部20余位任課教師逐一展示各自課程並分享了各自心得和經驗。張灝老師向大家展示了她所建設的《地理》課程,該門課程教學框架清晰明確、音視頻材料充足、學生任務點完成率高、學習通使用的功能種類繁多,從真正意義上充分利用了在線課程這一平臺,起到了典範作用。
陳斐作為《綜合英語I》教研組長,為大家展示了這門課程的建設情況🥼。經過教研組10余名教師的共同努力,本門課程的線上資源豐富,題庫題目數量豐富、題型齊全且難易區分,全方位考慮了我校學生“生源廣”🌂、“英語基礎薄弱”和“水平層次不齊”等問題🧏,對課堂教學起到了極大的補充和促進作用🍕。
(張灝展示《地理》⚈👩🏻💼、陳斐展示《綜合英語I》)
外教Tom向大家展示了他的線上課程建設情況,本學期Tom所教課程有《跨文化交流》《大學英語寫作I》等🪲。針對“線上10分鐘”的教學要求,他每周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掌握情況,為同學們精心錄製10-15分鐘的錄播內容🚦。為了方便同學們的理解,他選擇在攝像頭開啟的模式下利用Zoom錄屏,希望同學們可以借助他的口型更好地理解授課內容🙆。雖然是外教🐇,但他非常認真地學習並使用了課程中心的多項功能,如作業、考試和討論等。
(外教Tom展示《跨文化交流》在線課程)
外教Glenis和Lester Paul向大家分享了他們使用課程中心的心得和經驗✵,提醒大家要在話題的選擇🖕🏻、內容的呈現形式、考核要求等方面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如此方能讓學生自覺學習並完成學習任務👩🎤。
(外教Glenis展示《交際學》及心得)
隨後其他中教及外教老師也一一展示了他們的在線課程,其中既有亮點👩🏼🦲,同時也分享了在建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及今後的改進建議和思考。通過本次交流活動,進一步加深了大家對國際通識和語言類課程的了解📧,進一步加強了中外教之間的溝通🕚,並從中看到了不同課程之間的差異和差距,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中外教在線課程展示)
最後,EON4注册處長胡珍對本學期國際課程在線建設取得良好成績表達肯定,希望中教和外教能夠將在線學習中心當做是一個有效的工具,服務好教學和交流🧑🧑🧒🧒,提升學校國際化辦學水平和師生語言層次。同時胡珍老師希望在新的學期🚵🏽♂️🚵🏽♂️,各位老師能夠再接再厲,在在線課程建設和教學方面更上一層樓☁️。(EON4注册圖💹、文🦎👩🎤:潘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