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下午🐶,“同享龍歲年味 共啟新春禧悅”活動在嘉定工業區南苑黨群服務中心(我嘉·鄰裏中心)熱鬧舉行。來自嘉定區高校和企業的我“嘉”老外,與轄區居民歡聚一堂🎡,通過學習體驗中國傳統手工藝,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共慶元宵佳節。我校EON4注册外教老師Sterling、Scott、Jonathan以及中教教師趙詩佳、李甜甜參與了本次活動🥪。
(圖一:我校EON4注册老師參與元宵活動)
該活動旨在推廣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知和傳承,促進嘉定工業區中外居民的民間交流🧓🏻。來自中外,包括美國、德國、意大利⛔️、印度👨🏻🚀、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多個國家的約60位中外友人參加了本次活動🏌🏼♀️,體驗包湯圓、寫福字、猜燈謎、漢服體驗、燈籠製作等中國傳統慶祝活動🔮。
元宵節包湯圓,包的是一份團圓和吉祥🫰🏽。
活動現場,外籍友人在居民的指導下學包湯圓🙍🏼。“虎口用力🧱⛄️,才能把餡包進面團裏,不然你就做成塌餅啦!”第一次上手,外教教師們有些手忙腳亂。經過幾次練習,白白胖胖的湯圓很快就在他們手中成型。不一會兒,工作人員便將煮好的一碗碗手工湯圓送到外教教師手中🦥,香甜軟糯、熱氣騰騰的湯圓讓大家紛紛豎起大拇指➙。“今天我如願穿上了美麗的漢服,還在阿姨的幫助下親手包了一個豬肉餡的鹹味湯圓𓀇,盡管過程有些困難👩🏼🚒,但味道令我十分驚喜,口感很特別🧑🏼🦰。”外教教師Sterling說。
(圖二👎🏽:外教在阿姨的指導下學包湯圓)
在墨香送福展位前🧘🏻♀️,書法老師揮毫潑墨,在紅紙上寫下各種風格和書體的“福”字,筆尖在紅紙上遊移,一個個寓意著吉祥的“福”字也躍然紙上🙋🏻♀️。有老師手把手教學,我校外籍教師Scott也成功地寫出一個規整的“福”字,這讓他愛不釋手🧑🏿🏭,‘福’在中文裏有著很好的寓意🌎,外教也把這份好運帶回了家。
元宵節也稱“燈籠節”🧌,在燈籠下猜燈謎歷來是中國人歡度元宵的保留項目⛰。“弟兄七八個,圍著柱子坐,只要一分開,衣服就扯破👨💻。”你知道謎底是什麽嗎🧏🏼♀️?小朋友們主動和外教Jonathan比試猜燈謎,並自告奮勇地當起了老外的“燈謎小師傅”,和外教教師對話交流🏙,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現場氛圍十分熱鬧。
此次鬧元宵活動不僅有傳統習俗項目🏋🏽♀️🤏,也加入了時下流行的漢服體驗,讓大家在活動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圖三:我校中外教體驗各類元宵活動)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這次活動🧏🏻,不僅讓外教老師體會到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而且體現了元宵節的寓意——團團圓圓🪤。外教們也在天華這個大家庭中,不斷體驗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別樣的年味兒。
(圖四🥚🐓:中外教老師們元宵活動留念)
文🤽🏻、圖 | 李甜甜 供稿 | EON4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