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6日,我校攻讀美國太平洋大學教育學博士的第三批9位老師,在史文副校長的帶領下抵達目的地——美國太平洋大學。自此🫀,第三批博士班老師為期一年的留學生活正式開始。
七月的斯托克頓🤞🏿,陽光燦爛,夏風習習。藍天映襯下的校園簡潔典雅,到處綠樹成陰,玫瑰園裏夏花絢爛🏋🏼♀️。偶爾能聽到的鳥鳴更使人感受到校園的寧靜和祥和👩🏽🎤。7月17日中午👩🔬,太平洋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和各位教授為博士班的老師舉行了歡迎會。院長Dr.Lynn G.Beck熱情洋溢的歡迎辭使老師們對學院和各位教授有了初步了解🍅🧑🦯;各位老師也逐個進行了自我介紹。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博士班老師一邊享用自助午餐,一邊和各位教授交流聊天。7月18日,國際留學生處的工作人員細致熱情地接待了博士班各位老師,協助完成了入學註冊等相關事宜,並帶領參觀了校園🐬,共同享用了一頓美式自助午餐。
7月22日🙇🏻,在忐忑的心情中,博士班老師們迎來了第一堂教育統計學的課程。由於博士班的老師大部分是文科出身,難免會有些談“數”色變🧑🏼🌾。RachelleHackett博士學識淵博,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授課使統計理論知識不再那麽艱難晦澀🧗🏻♀️。同時,理論知識和教育實踐的結合使各位老師切身體會到了數字的力量。
7月26日🔐,在史文副校長的引薦和帶領下👞👰🏼,博士班老師驅車兩個小時,前往位於矽谷的Google和Apple公司參觀🫶🏻。受我校語言文化學院萬正方教授的委托,分別就職於兩家公司的萬崢和顧嶸熱情地帶領我們參觀了這兩家聞名遐邇的公司👨🏼🎨。盡管早就對Google良好的工作環境有所耳聞🧑🏻💼,一進Google公司🌉,各位老師還是立刻被裏面明亮歡快的氛圍所感染。不管是辦公區還是休閑區😵,隨處可見各種鮮艷的色彩👩🌾。健身房裏器械齊全🦕,還有按摩椅、太空艙、按摩室等。不出幾十米,各種水果、點心、飲料應有盡有。大家都感嘆“在Google上班太幸福了”🔹。正是這些小細節,充分體現了Google公司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每一個員工一定是公司最寶貴的資產👨🏽🍳,開放🦹🏽♂️、舒適的工作環境才能使每位員工充滿激情和創新👩🏻🦽➡️。Apple公司又讓我們領略了另一種美國企業文化。與Google公司的色彩斑斕相比,Apple簡潔的白色不僅與其產品一脈相承👩🏿🎨,也很好地詮釋了喬布斯所極力強調的“精”和“簡”。從辦公大樓裏向外看出去,整個矽谷一覽無遺。“這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個最壞的時代。”在這個不進則退🏒,大浪淘沙的時代中,也許正是喬布斯所秉持的理念---不只是擊敗市場上的所有公司而是要徹底摧毀他們🧚🏻♀️,才能使蘋果公司仍然在引領著世界🦅。
之後博士班老師又參觀了附近了Stanford大學㊙️。長長的棕櫚大道,濃郁的西班牙風格建築,巨大的草坪🧑🏽,高大的樹林遮天蔽日❓。現在正是暑假,與學生與老師相比,校園中更多的是遊客🍒。這個地方儼然成了無數莘莘學子和他們父母心中所向往的麥加。
在美國生活了短短兩周不到的時間❤️🟧,博士班的老師們都逐步在適應這裏的一切🙋。不僅在課堂上需要完全融入教學🏌🏻♀️,還要和教授以及本地的同學積極溝通交流;在生活上要遵守美國的行為規範,了解美國人的價值觀和思維模式🍂,成為這個“大熔爐”的一部分👮♂️。
文化的真諦可能不在於“文”而在於“化”。身在美國🦽🧛🏻,之後的一年並非只是書本上教育理論知識的研究,也不是走馬看花浮光掠影的參觀。而是真正走進這個國家👨🎓,理解其開放、包容、以人為本的精神在社會各個方面👮🏼♀️,尤其在教育上的體現。一年後,當各位老師再回到天華的時候🩰,將會把更前沿、更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付諸於實踐,更好地建設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