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正在伊利諾伊州立大學訪學的鐘華勇老師在University Gallery(大學展覽館)舉辦了一次Visiting Artist(訪問藝術家)的專題公開演講©️🏗,演講題為《基於個人教學經驗,中美現代藝術教育的真正差別》🤦🏽。
講座由伊利諾伊州立大學視覺藝術學院主辦,國際教育辦公室協辦👼🏻。藝術設計學院專業總監Michael Wille教授,訪問藝術家協調主任Tylor Lotz教授,攝影師Bill O’Donnell教授📘,多媒體設計師Frank Brian教授🕷,圖形設計師Peter Bushell副教授,以及學院青年藝術家20余人出席了講座。講座由Frank Brian教授作導言,向大家對鐘華勇老師作簡要介紹。
講座中🥚👨🏽⚖️,鐘華勇老師感謝了視覺藝術設計學院熱情的照顧,回顧了兩個月以來在伊利諾伊州立大學視覺藝術學院的教學與研究情況,介紹了在視覺藝術學院體驗觀摩的五門課程🕙:Video課程😔、Expanded Media課程🕰、Drawing Fundamental課程、Photography課程和Intern in Design課程🦺。鐘老師說,來到這裏訪學,與其說是一名老師更不如說是一名學生。他在講座中展示了部分在教學研究中的作品,從作品的創作過程和上課的體驗情況來分享在課堂上的創作經驗和心得,並通過對比曾經訪問的西佛吉尼亞大學🧚🏽♂️🚥,美國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發現中美的現代美術教育的教學差別。
講座中,鐘老師根據曾經走訪的美國最著名的三大藝術博物館,發現抽象藝術派別對美國當代美術教育的影響以及對抽象美術教育的重視◾️。通過對“現代主義”、“極簡主義”、“未來主義”、“立體主義”等抽象藝術的分析,在講座中“半認真半戲謔”地發明了Ambiguitism“模糊主義”這一新派別☢️,引來講座現場一陣哄笑。不過從當代藝術作品的“尷尬”中🕖,也能追根朔源地發現,它們對現代主義建築所起到的不可磨滅的啟發性的革命性的作用。
通過訪問在芝加哥Aok Park的美國最著名的草原派建築大師Frank Loyd Wright的工作室,發現美國草原建築風格,對全美建築的影響,從而引發了鐘老師對湖南家鄉建築的深思。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現代美術教育再深入一點,再普及一點,特別是抽象美術再多一點,中國中西部的建築形式,就不會呈現出只能滿足基本居住條件而無任何形式美感可言的尷尬👨🏿🔬。他引用了美國芝加哥建築學派領路人Luis Salliven的“Form Follows Function”的概念,來啟發中西部居民建築設計的未來。
講座中,分享了天華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的部分教學方法和作品展示🩷,並提出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的美術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過🫳,通過分析阿裏巴巴的人工智能設計師“魯班”的設計過程🕺🏼🤹🏻♀️,表達了對現當代設計師的擔憂🧑🏼🚒。如果機器人一秒鐘能設計8000張海報🧑🏻🔬,我們的設計師不就失業了嗎?我們的競爭對手不再是設計師或者市場🙇🏿♀️,而是人工智能🦫。那麽我們的傳統的設計教育將會作何改變🧁?
講座中🏋️♀️,展示了鐘老師部分個人作品和學生一起設計的作品🙆🏻♂️,表示在上海這個相對發達的城市,學生有很多機會可以接觸公司並可以得到很多鍛煉的機會。個人作品分享中,鐘老師著重解釋和分享了《女媧補天》和《鐘馗捉鬼》兩個中國神話故事和創作過程。
講座後,與在座觀眾根據講座中談到家鄉的建築“功能與形式”問題,和在美國大學校園中心打太極等問題進行了問答互動。
供稿🏭: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訪學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