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高校附屬幼兒園的特質分析及啟示
——以“阿拉巴馬大學附屬幼兒園”為例
高校附屬幼兒園作為幼兒園諸多類型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因享有高校各項豐富的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從而具備更好的生存🤍、發展和服務能力。本文旨在通過對阿拉巴馬大學人類環境科學學院(College of Human Environmental Sciences)的教授Dr. Scofield,Dr. Nader和Dr. Komara 以及附屬幼兒園園長Michelle Darabaris 的深度訪談👩🏽🏫,從幼兒園和大學合作的角度分析該幼兒園的文化、教學和科研特質,以期為天華學院附屬幼兒園的開辦與發展提供一定借鑒。
第一部分 “阿拉巴馬大學附屬幼兒園”概況
“阿拉巴馬大學附屬幼兒園”(The UA Children’s Program)隸屬於人類環境科學學院(College of Human Environmental Sciences)下屬的“兒童發展研究中心”(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簡稱CDRC),是一個為大學教職工☝🏿、員工及學生的孩子提供高質量服務的兒童教育和研究機構🚘。值得註意的是👸🏻,“阿拉巴馬大學附屬幼兒園”(以下簡稱UA附屬幼兒園)是一所通過全美幼兒教育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簡稱 NAEYC)認證的優質兒童早教機構,達到了NAEYC製定的關於兒童教育機構認證的較高標準,該標準涉及課程與教學🧜🏿、健康與評估🎥、教職工結構🔑、家園與社區合作和環境創設等多個方面🎞。
基於對兒童成長的研究和實踐,該園秉持“一起遊戲、學習和成長”(“Play, Learn and Grow… together”)的辦園理念🏌🏻♂️,倡導幼兒教師通過遊戲🙍🏼♂️🙎🏼、活動體驗和環境創設促進兒童更好的學習和發展,努力營造一個溫暖🙆🏻、鼓勵、安全的成長氛圍,以期實現教育過程中幼兒🚣🏻♀️、家長和教師同構和諧、共同成長的美好願景👲。在以上辦園理念的指導下,該幼兒園的辦園宗旨是促進早期兒童的身體、情緒🤹🏼、認知和語言等發展,並為阿拉巴馬大學的教授👏、學生提供教學和科研機會🌳。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三大基本任務:
第一,教學任務。為人類發展和家庭研究專業(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的相關早期教育課程提供教學實驗基地,幫助學生觀察、了解和學習早期兒童的發展特點、個體差異以及教育方式。
第二,科研任務🏩。通過嚴謹的科研活動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提供科學的建議。並為幼兒教師帶來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第三,服務和推廣任務。為阿拉巴馬大學教職工、學生及社區提供兒童教育服務,滿足不同家庭的育兒需求,從而擴大阿拉巴馬大學的影響力🦀。
綜上所述🗞,UA附屬幼兒園既是一所高質量的兒童看護和教育中心,也是一個為兒童教育改革服務的實踐基地和研究中心。
為貫徹“一起遊戲、學習和成長”的教學理念和完成三大基本任務🤷🏿♂️,UA附屬幼兒園配備有幼兒教室、多功能活動室、幼兒盥洗室、觀察室、研究室等基本設施。目前UA附屬幼兒園的園內兒童多是大學教職員工子女,年齡範圍從2月齡到5歲,共100余名幼兒🪥。按照年齡劃分,該幼兒園共設置有10個幼兒班級,分別是2個嬰兒班(Infants Classroom),2個低齡幼兒班(Younger Toddlers Classroom), 2個較大幼兒班(Older Toddlers Classroom)以及4個學前兒童班(Preschool Classroom)。與其他普通幼兒園不同的是😲,作為阿拉巴馬大學的兒童研究中心和實踐基地,每個教室旁邊設有1個觀察室(Observation Room)和1個研究室(Research Room),方便學生觀察學習和教授進行相關研究。在師資配備方面🧜🏿♂️,每個班級目前配備有2名教師,分別是主班教師(Lead Teacher)和副班教師(Assistant Teacher)🐈⬛。此外🛥🕜,每個班級另外配備有1-2名長期實習生,以及1名短期課程實習生🪬🔯。目前,幼兒園教師由阿拉巴馬大學人事處招聘與統籌,要求主班教師必須是早期教育專業的本科學歷及以上🐾,且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副班教師的要求會適當放低。但根據對附屬幼兒園園長的訪談得知🧑🏼🍼🤹♂️,隨著兒童教育重要性和價值的凸顯,UA附屬幼兒園未來對幼兒教師的學歷要求和實踐要求會越來越高🏘。
(UA附屬幼兒園觀察室)
(UA附屬幼兒園研究室)
第二部分 高校附屬幼兒園的特質分析
高校附屬幼兒園作為幼兒園中的一個特殊類型,其辦園體製、服務對象👴🏼、享有資源等都具有其自身的獨特性,如何挖掘和利用好這些特質⌚️,關系到幼兒園的長遠發展。UA附屬幼兒園作為一所經過NAEYC認證的優質兒童早教機構,歷經多年的發展與積累,已然形成了較為穩定的附屬幼兒園運作機製🚵🏼♀️。因此,本文立足於幼兒園和大學合作的角度🧗♀️,以UA附屬幼兒園為例,從環境創設、教學理念𓀆、教學合作和科研發展四個方面重點解析UA附屬幼兒園的特質。
一🦌、融合大學文化的環境創設
訪學團成員第一次參觀UA附屬幼兒園時,就感受到了母體大學文化、多元社會文化和濃郁藝術氣息在這裏的碰撞和交融🏋️♂️。幼兒園在文化藝術方面非常重視傳承與融合🧑🏻🦯,主要體現在🙆🏿♀️:
第一,傳承阿拉巴馬大學文化。阿拉巴馬大學非常註重體育文化🚊,在每年秋季的橄欖球賽季🚶♂️➡️,附屬幼兒園的教師都會邀請學校學生團體“百萬美金”行進樂隊(A Million Dollar Band)進入幼兒園和學生互動☸️,將體育文化,特別是美式橄欖球文化帶入幼兒生活。幼兒園資料室裏還提供了以橄欖球為主題的各類繪本,教師可以展開主題繪本閱讀🙋🏽♂️。阿拉巴馬大學擁有優美的校園環境👍🏼,富有文化內涵的人文景觀,以及富有體育特色烙印的校園文化氛圍🫛,在附屬幼兒園的教室建構區,很多都貼有大學標誌性建築、教學樓等的照片🕘,供幼兒在區角活動中參考🧔🏽♂️,幼兒繪畫作品中也廣泛吸納了阿拉巴馬的大學符號📷。通過耳濡目染的環境熏陶,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文化傳承效果。阿拉巴馬大學的辦學理念🦐、傳統作風、治學精神這些深層的大學文化都通過一定的載體得到了充分的呈現。
(“百萬美金”行進樂隊(A million dollar band)成員在幼兒園門口等待與幼兒互動)
(美式橄欖球繪本)
(幼兒繪畫作品中阿拉巴馬大學標誌元素的使用📴,以及班級環境創設中的大學標誌元素)
第二,註重多元文化發展⌨️。UA附屬幼兒園招生主要以教職工的孩子為主🫱🏼,但觀察中訪學團發現🧟♂️,帶班教師和幼兒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國家。美國移民的多“源”性決定了這種文化在民族認同的基礎上會帶有鮮明的多元性🫶🏿。在3-5歲幼兒班級教室中🎆,區角展示了各個國家著名畫家的作品,以及多彩的人文與自然風景照片🛺,使幼兒走出小小的“我”,走向更廣闊的天地。每逢美國的重要節日🧔🏻,幼兒園都會展開主題教學活動,如萬聖節、感恩節等,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每年年底幼兒園還會精心準備一場跨國文化展示活動,幫助幼兒理解、欣賞🧒🏿、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使幼兒將來能夠在一個不同文化的世界中生活👨👧👧、學習、交往和工作。
第三☝🏻,藝術作品展示體現研究型機構的特質📔。UA附屬幼兒園每兩周就會更換一次走廊裏的幼兒作品,進行美術教學活動展示。每類作品都會附上說明💆🏽,使觀看的老師🫱、同學📏、研究人員、家長都可以清晰地了解作畫的步驟🈂️、材料、過程和結果🔙,這正是研究型幼兒園特質的體現——研究美術作品👦🏿,解讀幼兒心靈🥯🦼。通過三個月的觀察,訪學團成員發現💅,UA附屬幼兒園以創意美勞課為主,把繪畫和手工相結合🫲🏻,強調孩子的動手體驗,鼓勵表現🪚。內容結合節日、文化🤵♂️、生活🏌🏽♂️、情感,從藝術語言的基本元素開始美術學習,內容包含創意拼貼🧍🏻、蓋印畫🅱️、立體彩繪、生活藝術創作等🏄🏽。從展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幼兒園註重生活化美術材料的使用⛷,材料非常豐富,包括水果、蔬菜、面粉🚵🏻♂️、吸管𓀓、紙碟🚹、泡泡、亮片、錫紙🧖🏼♀️、泡沫袋、積木、棉棒等👩🍼;並且重視幼兒之間的合作🙎♀️,關註跨領域研究,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感受學習和探索的樂趣🫴,從而學會熱愛生活、贊美生活。
(幼兒美術作品展示範例)
二、凸顯學科前沿的教學理念
作為高校附屬機構,UA附屬幼兒園的兒童教育價值取向汲取了高等教育專業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也體現出一定的學科前瞻性,如倡導混齡教育、推動STEAM教育🤦🏻、加強文化的差異互動等🤸🏿♀️。
首先,該園在3-5歲學前兒童的教育方面采用了混齡編班製。多數研究表明,混齡教育可以提供給幼兒更多模仿和學習的機會🍹,豐富兒童的群體關系。訪學團發現,在混齡幼兒的戶外活動觀察中,模仿行為成為年幼兒童的主要行為🧔🏼♀️,且年幼兒童的運動能力🀄️、挑戰行為與意誌有了很大的提高。
其次,該園幼兒教師經常參加各項教師培訓,尤其是美國近年來提倡的STEAM教育。STEAM教育綜合展示了跨學科教育🌐、實踐導向教育的優勢,這一新的兒童教育模式⛷,在該園的幼兒教育中得到了深刻的體現。其中🤵🏽♂️,在實踐導向教育方面,該園倡導課程設計要聚焦於兒童的創造性體驗或活動🖐🏻,采用過程性取向的評價方式✊🏻,旨在培育能夠自主學習、解決問題、製定決策且有責任心的兒童。同時,附屬幼兒園園長明確表示🙍🏻♂️,該園一樓將配備專門的STEAM課程研究與實踐教室。訪學團在訪談中發現,該園幼兒教師每年需要參加兒童發展研究中心(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簡稱CDRC)組織的一定學時的教師培訓,納入教師考核要求。通過對園長的訪談了解,該園的主班老師和副班老師每學期需要參加至少20個學時的培訓🏌🏽,園長則需要參加至少26個學時的培訓🟩。
此外,由於該園教師和兒童來自不同的種族,該園充分肯定了多元文化的價值,認為兒童在一個差異互動的氛圍中能獲取更好的成長。同時,為促進不同文化的充分互動與融合,該園定期組織各種文化交流活動👮🏿,讓兒童體驗到不同文化的特色與美麗。
三、建構多方互動的學習共同體
UA附屬幼兒園在促進園內兒童全方位發展的同時🔨,與人類環境科學學院教授展開各種形式的教學合作🖕,致力促進相關專業課程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已然成為早期教育專業學生的最佳實習實踐基地👱🏼。經過長期的觀察與教授訪談發現,UA附屬幼兒園顯著體現出“大學教授-師範生-幼兒教師-幼兒”多方互動的學習共同體特色🧑🦯。
一方面,該附屬園為幼兒園和大學教師提供了較好的合作學習空間。通過觀察與訪談發現,目前該園的幼兒教師與大學教師的合作具有靈活性、互導型🧏🏼♂️、指向問題解決等特點🈲,且促進了雙方教師持續的專業發展。首先,“阿拉巴馬大學附屬幼兒園”位於早期教育專業教授辦公室所在建築的一樓,且園內幼兒教師多是阿拉巴馬大學的畢業生,為幼兒園與大學教師合作提供了便利條件。在三個月的觀察中,訪學團發現各位早期教育專業的教授經常和幼兒教師展開各種各樣的交流與合作🤟🏿。同時,該園的兒童多是教職工子女,這也大大增加了幼兒園和大學教師合作的頻率🤸🏽。其次👇🏻,雙方都是職後教育的學習者和合作者,不存在教育權威和不平等現象🫅🏻,更多的是一種資源分享和互相指導的過程👴🏻。訪學團觀察到🐫🪂,幼兒園和大學教師經常會去對方的教學場所組織教學活動或分享教學資源,如大學教師在講授幼兒園科學內容時,邀請幼兒園教師進入大學課堂展示科學教育材料💖。最後👨🏼🎨,附屬幼兒園教師和大學教師合作更多指向的是問題解決,其合作來源於學生(幼兒)學習和教師教學中的實際教學問題。總之,幼兒園和大學教師合作能夠促進幼兒園教師拓展學習空間,獲得先進理論的引導和教學方法的支持,從而促進其長期、可持續的發展。
(幼兒園教師團走進大學課堂展示幼兒科學教育材料。前排左起:幼兒主班教師🏄🏼♂️🙎🏼♂️、副班教師、大學教授、幼兒園長期實習生)
另一方面🔞,該園促成了依托於大學專業課程的“雙導師製”教學模式🧙🏽♂️⚂。UA附屬幼兒園發揮了其實習實踐基地的價值,為早期教育專業學生提供了課程理論和實踐融合的最佳場所🧑🏻🌾,從而促進“教授-學生-幼兒教師-幼兒”的多方互動👨🦱💆。依托於專業課程的”雙導師製“是指為了高效完成專業課程的學習任務🔀🚵🏽♂️,大學教師和幼兒園教師分別承擔專業教師和行業教師的角色,共同確定課程的實施形式🕘,發揮各自的教學優勢指導學生,引導學生達到課程理論和實踐的融合🚟🙌,從而促進其專業成長。訪學團多方搜集資料🧖🔉,以早期教育專業的5門專業課程為例探討了“雙導師製”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學習任務、專業教師和行業教師各自的職責要求,具體見下表😬:
表1 依托於專業課程的“雙導師製”實踐教學統計表
課程名稱 | 學生學習任務 | 大學專業教師職責 | 附屬幼兒園教師職責 |
Conceptual and Creative Experiences for Young Children I 早期兒童概念和創意體驗I | 在幼兒園進行10周的實踐學習,完成幼兒園藝術模塊的活動設計與實施,包括培樂多拼貼藝術,繪畫,戲劇表演,音樂律動⛪️,沙子木工5個方面,並撰寫教學反思性論文🟠。 | 1.講授幼兒園藝術教育理論內容; 2.引導學生製作與展示藝術教育材料🏊🏼; 3.修改學生的教案(Lesson Plan); 3.評定學生課程實踐成績。 | 1. 展示藝術領域教育活動,解答學生困惑🫎; 2.指導學生完成藝術領域的教案(Lesson Plan),並進行修改; 3.指導學生完成藝術活動實施,並提出改進建議; 4. 評定學生課程實踐成績。 |
Child Development-Preschool 學前兒童發展 | 進行15個小時的幼兒園非參與性觀察,完成對學前兒童的觀察日誌與評估分析🔖,包括兒童各領域發展的實際情況、個體差異🕉、影響因素等🕳,並在課堂討論與分享⏮。 | 1.講授學前兒童發展的主要理論和最新研究; 2.引導學生選擇科學合理的研究工具(觀察量表和訪談提綱); 3.組織學生在新課前分享學前兒童觀察的進展及收獲,並解答困惑⤴️; 4. 評定學生課程實踐成績🏋🏿♂️。 | 1.提供學前兒童基本情況(年齡📗、性別🐍🪞、性格等); 2.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記錄及評估,配合學生采訪,解答學生困惑🧜♂️; 3.評定學生課程實踐成績。 |
Child Development-Infant and Toddler 嬰幼兒發展 | 進行10-12周的幼兒園非參與性觀察🥻,選擇1-2個嬰幼兒(1-30月)完成個案分析(Case Study),包括記錄與評估嬰幼兒身體運動能力(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認知🦵🏽、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並在課堂討論與分享。 | 1.講授嬰幼兒發展的主要理論和最新研究👨🏭🧮; 2.提出每周學生需要觀察的重點內容; 3.組織學生在新課前討論與分享嬰幼兒觀察過程中的困惑🏂🏽; 4. 評定學生課程實踐成績👨👧。 | 1.提供嬰幼兒基本情況(年齡、性別、性格等)✍🏽,幫助學生確定合適的觀察對象; 2.指導學生進行觀察(觀察室)、記錄及評估,配合學生采訪🫃,解答學生困惑; 3.評定學生課程實踐成績。 |
Conceptual and Creative Experiences for Young Children II 早期兒童概念和創意體驗II | 在幼兒園進行10周的實踐學習🧙🏿♂️,完成幼兒園各模塊的活動設計與實施,包括2個語言活動🌦、1個數學活動👩🎨、1個科學活動、1個集體綜合活動(Group time)。 | 1.講授幼兒園語言、數學、科學🧑🦲、集體活動的理論內容♊️; 2.修改各模塊的教案(Lesson Plan); 3.評定學生課程實踐成績。 | 1.展示各模塊教育活動的教案和課堂實踐,供學生觀察; 2.指導學生按照教學要求完成5個教案(Lesson Plan),並進行修改; 3.指導學生按照修改後的教案進行活動實施,並提出改進建議; 4. 評定學生課程實踐成績。 |
Parent and Family Development 家長和家庭教育發展 | 參加12周教育機構的課後輔導工作👨🏽🎓,選擇1-2個兒童完成教育日誌,包括學生基本情況(包括家庭狀況)🥣、輔導過程🧏🏽♂️、遇到的挑戰、下周目標等,並評估兒童的學習與發展情況🧑🏻🦼。 | 1.講授家庭發展與教育的相關理論知識; 2.推薦合適的課後輔導機構🎻,包括附屬幼兒園🪲; 3.課堂討論與分享課後輔導的進展及挑戰👳🏽🕜; 4.評價教育日誌,並給出學生課程實踐成績👨🏽🚒。 | 1.與學生面談,介紹教育機構的運作模式🥙,課後輔導作業要求𓀎; 2.根據學生專業特點,幫助學生確定輔導對象▶️; 3.配合采訪,解答學生疑惑🔐; 4.評定教育日誌💁🏽,並給出學生課程實踐成績🤟🏻。 |
四🏩、彰顯跨界共贏的科研合作
UA附屬幼兒園的另一大顯著特征便是其“科研特質”⛸。正如園長Michelle Darabaris在接受訪學團采訪時所強調的🧘♀️,該幼兒園與其他幼兒園最大的區別便是它是所“實驗學校”(lab school),其主要任務之一便是通過跨學科的科研合作更好地了解早期兒童各領域的發展,以期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提供科學的建議🧕🏽。經過三個月的幼兒園觀察,訪學團發現在UA附屬幼兒園開展的科研活動有如下顯著特點:
第一♦️,UA附屬幼兒園的研究項目呈現研究項目多領域跨學科的特點🧛🏼♀️。每年🗽🏔,來自全校各大學院的教授們會帶領各自的團隊,在幼兒園開展各類科研項目。根據對幼兒園科研項目負責人Dr.Scofield 的采訪🍞🚷,每年在幼兒園開展的科研項目大約有10至15項。這些項目首先必須通過幼兒園科研項目負責人以及幼兒園園長的審核👨🏽⚖️,在幼兒園層面通過後,各研究項目負責人還要遞交論文前三章材料(包括概述、文獻綜述、實驗方法)以及詳細的保護被試者隱私的文書供學校倫理審查委員會 (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 ,簡稱IRB)進行審核,從而保障科學研究中受測對象的基本權益。通過學校IRB的審核後😔,研究者在進行研究前還需要得到所有參與研究的小朋友的家長和所在班的教師的同意,簽訂知情同意書後方能進行數據的采集🪑。根據對Dr. Scofield 的訪談以及對2017年進行的10項研究項目的整理後👩👦,訪學團發現這些研究項目呈現多領域跨學科的特點,不僅有來自人類發展研究學院(College of Human Environmental Science )下屬的兒童研究發展中心的研究👉🏿,也有來自其他學院例如心理學院的項目🛋。具體見下表:
表2 2017年在“阿拉巴馬大學附屬幼兒園”開展的科研項目統計表
學院及研究人員 | 研究題目 | 研究簡介 |
人類環境科學學院 Dr. Maria Hernandez-Reif and Kelly Barton (student) | 語言與戲劇性扮演遊戲 | 學前兒童在遊戲中經常使用玩教具以及戲服進行角色扮演。研究表明戲劇性扮演遊戲會令孩子們與同伴的交流更積極,提高孩子們的語言以及記憶能力。該項研究發現教師運用教具講故事,能幫助孩子們在自己進行敘述時更多地運用原故事的語言。 |
人類環境科學學院 Dr. Jason Scofield | 多模式語言發展 |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會對孩子說出物體的名字然後讓其用手去接觸該物體(但不讓其看到)。緊接著🫵🏻,研究人員要求孩子們僅通過眼睛看去確定是否為剛才說的物體🏭。該項研究試圖了解孩子能否通過不同感官來配對信息🏋️。 |
人類環境科學學院 Dr. Maria Hernandez-Reif and Michelle Rice (Student) | 學前兒童的撫觸和閱讀 | 該項研究探究撫觸對於學前兒童睡眠障礙的影響。家長在孩子睡覺前對其進行撫觸(或者閱讀一本書)🐈⬛,然後測試其睡眠狀態。研究同時觀察並測試孩子午睡時的睡眠狀態。最後🧑🏽🦲,研究者還將測試睡眠對於孩子的記憶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影響🪼。 |
人類環境科學學院 Dr. Maria Hernandez-Reif and Lindy Carper (Student) | 嬰兒和學步兒童的交流 | 孩子的交流能力受到很多變量的影響🧝🏼。例如交流對象的年齡,孩子本身的性格以及年齡等。例如,學步兒童與同齡孩子和對成人的交流方式會不一樣𓀛。該項研究測試不同變量(例如被試孩子的年齡🍧💂🏽、交流對象的年齡🦸🏻♂️、成人主導的交流還是孩子主導的交流方式以及被試者的性格特征)是如何影響交流⛑️。 |
人類環境科學學院 Dr. Jason Scofield and Dana Smith(Student) | 自閉症兒童的語言學習和共同註意力 | 自閉症兒童經常患有語言能力缺陷。該項研究調查是否這些缺陷(例如新詞學習困難)是否影響共同註意力(能夠能和別人共同註視某事物)。該項研究發現是否能和他人共同註視某物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測試自閉症兒童語言學習能力。 |
人類環境科學學院 Dr. Maria Hernandez-Reif | 家庭互動 | 該項研究旨在了解孩子的個體發展以及家庭對於孩子上學適應的影響。研究者每六個月收集一次成長數據,伴隨被測對象從嬰兒🚴🏿♂️👮🏼、到學步兒童再到學前兒童的整個生長過程。被試兒童家長需要填寫調查問卷🌟,涉及孩子在家裏的生活方式(用餐時間、睡眠習慣以及休閑活動)。被試對象的老師提供孩子在運動能力、社會交往、認知和語言能力的成長信息💁🏽。研究者還會記錄孩子們的身高體重等成長信息👨🏻✈️𓀛,同時會根據他們的唾液分析他們的壓力荷爾蒙的分泌情況。 |
人類環境科學學院 Dr. Maria Hernandez-Reif | 甜味飲料 | 飲用甜味飲料例如碳酸飲料會給孩子造成營養和健康問題🤵🏽。該項研究旨在調查孩童飲用甜味飲料的頻率以及導致家長限製孩子們喝甜味飲料的原因。該項研究發現60%年齡在3至5歲的孩子飲用甜茶、運動飲料和碳酸飲料。90%的孩子飲用果汁。被試孩子的家長們建議產前護理中心可以在孩子出生前幫助家長製定科學餵養孩子的計劃,從而避免後續壞習慣的養成。 |
心理學院 Dr. Ansley Gilpin and Melissa McInnis (Student) | 想象力 | 該項研究采用教師問卷和遊戲環節去探究孩子們的同理心👸🏻、心理理論和想象力 (想象假裝玩遊戲)之間的聯系。研究發現🤰,想象能力更強的孩子心智更顯成熟,能更早開始同理心的發展🧑🏿⚕️。 |
心理學院 Dr. Fran Conners and Allyson Philips (Student) | 唐氏綜合征患兒的語言缺陷 | 唐氏綜合征患者的智力程度處於全國最低的2%,他們的語言能力也很低。該項研究發現,患有唐氏綜合征的青少年,他們的語法水平比學前兒童低🥸✍️,這與他們的記憶能力和學習能力較差有關🎄。 |
心理學院 Dr. Angie Barber and Dr.Rachel Saffo | 孤獨症譜系障礙的同伴介導幹預遊戲 | 社會交流障礙、語言交流障礙以及重復刻板行為是“孤獨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簡稱ASD)患兒的主要症狀。當ASD患兒交流的時候👨🏿🚒,他們的目的更多地是行為控製 (例如,要求一個玩具)而不是為了社會交往(例如:分享和加入一個遊戲)💆🏿♂️。該項研究的發現同伴介導幹預遊戲(例如與特殊發展階段的同齡人進行交流)能改善ASD患兒社會交往的能力。 |
由上表所顯示,2017年在UA附屬幼兒園開展的10項研究中🧜🏿♀️,有7項由人類環境科學學院下屬的兒童研究發展中心的教授們進行研究👨,有3項由心理學院的教授們負責。研究領域除了有常見的兒童語言研究(6項)6️⃣,也包含遊戲類研究(2項),健康類研究(1項)以及家庭研究(1項)🥎👨🏿🚒。由此可見,UA附屬幼兒園提供了教授們良好的觀察以及實驗的場所🧚♀️,促進了大學相關學科的科研發展。
第二,教授與學生共同參與研究。正如上圖所示,10項正在進行的研究中,有7項是教授和學生共同參與完成的🪐。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教授指導學生完成數據的收集和分析並幫助解決整個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可以學到數據采集的方法😶🌫️、實驗數據統計以及分析方法,對他們日後參與研究有著很大的幫助👩🏻✈️。例如,本學期,訪學團成員胡雅楠老師參與觀察了Dr. Scofield 的一個有關兒童語言發展的項目。Dr.Scofield 的項目組有三位學生參與,博士生Cantaya參與整個研究項目的設計,碩士生Joshua參與語言軟件的測試🤸🏻♀️,本科生Chris負責實驗前期數據的錄入,整個項目組周三中午定期碰面,解決實驗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這樣的師生合作🖊,既減輕了教授采集研究數據的巨大工作量,也幫助了學生了解了整個實驗的操作流程,增強了他們處理問題的能力。
(訪學團胡雅楠老師與Dr. Scofield兒童語言發展項目的科研團隊合影🕵🏻♀️。左起:博士生Cantaya🏩,本科生Chris以及碩士生Joshua)
第三🦝,研究成果及時分享🤜。UA附屬幼兒園依托整個大學的學術環境🥴,為所有的幼兒教師提供很好的及時了解相關學科最新動態的機會。正如園長Michelle Darabaris在采訪時所言👩🏽✈️,家長之所以選擇他們幼兒園,很大程度上是考慮到作為UA附屬幼兒園,整體環境氛圍好,幼兒教師文化程度高,他們的孩子們能在這裏受到優質的教育和高質量的看護🎳。同時,教授們的研究成果會第一時間傳遞給幼兒教師,幫助他們了解最新的幼兒發展研究動態,從而豐富其專業知識,改善其課堂教學能力。
(“阿拉巴馬大學附屬幼兒園”門口張貼的科研項目簡介,便於教師和家長了解今年在幼兒園開展的科研項目)
第三部分 對“天華學院附屬幼兒園”創辦及發展的啟示
EON4平台的學前教育專業已有十年發展歷史,畢業生遍布上海各級別幼兒園,2014年被納入上海市屬高校應用型本科試點建設專業,在專業理論與實踐融合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已逐漸具備了開辦高校附屬幼兒園的能力和條件。目前👱🏿♀️,上海師範類本科高校都建有附屬幼兒園🧑🎄,嘉定城區設有華師大附屬雙語幼兒園等國際幼兒園💆🏽♀️,也為天華學院創辦國際性的附屬幼兒園提供了參考和借鑒。訪學團根據對UA附屬幼兒園的觀察與教師訪談,對未來“天華學院附屬幼兒園”的創辦與發展提出以下幾點初步思考:
首先,在辦園理念方面🧘♀️,應找準定位,挖掘有利資源,打造特色幼兒園。目前,天華學院具有豐富的國際合作交流項目👷🏻,擁有一支具備國際化視野的學前教育師資隊伍,且正在探索中美學前教育專業的辦學模式。因此,天華學院附屬幼兒園可從“國際化”和“教學科研型”的定位出發,秉承“文化天華、責任天華、特色天華🐑、活力天華”的發展理念,挖掘大學“為做人而學習”的校訓在兒童教育領域的內涵,探索和建立特色幼兒園長遠發展的機製。
其次,在教學方面,應加強與高校各教學單位的聯系溝通,讓幼兒園融入高校,使高校資源真正成為幼兒的校外課堂。同時👨🎓,附屬幼兒園應履行“服務教學”的責任和義務,成為天華學院學前教育專業🥝、藝術教育專業以及語言文化學院相關專業的的優質實踐教學基地🐶,幫助教育類和語言類專業實現課程理論和實踐的融合,從而促進大學生的專業成長👮🏽。此外,附屬幼兒園要挖掘和探索天華學院蘊含的豐富的國內外教育資源,形成具有前瞻性的教學模式。
第三,在科研方面🏄♂️⁉️,可借鑒UA附屬幼兒園的實驗學校的特質,以科研為先導🛍️,以科研促進教學,在天華學院附屬幼兒園開展多領域的科研項目👨🎨。例如🏊🏼♂️,學前專業的老師們可以開展各類幼兒發展的研究👩❤️👨,語言文化學院可以關註幼兒語言以及二語習得的發展,健康學院可以進行幼兒身心健康的研究,藝術學院可以註重幼兒園環境創設𓀆,工學院可以與教育學院合作設計STEAM中工程類課程等😍。同時👏🏻🏤,各學院也可以進行跨學科的合作,在“天華學院兒童發展研究院”的平臺上融合發展,真正將天華學院這張“兒童牌”的特色做大做強。
此外,為使“天華學院附屬幼兒園”成為具有國際先進理念、榜樣示範意義、輻射周邊社區、發揮科研優勢的優質高校附屬幼兒園,在規劃設計時也需要動足腦筋,留足空間,給予高質量的足夠投入。
我們相信,未來的天華學院附屬幼兒園,一定能建成一所讓孩子享受童年,讓孩子好奇放飛⭐️,讓孩子樂中受教,並與天華相互依存、共同成長和繁榮的大學附屬優質兒童教育機構。
(訪學團成員與阿拉巴馬大學附屬幼兒園園長Michelle Darabaris合影)
文末,感謝UA附屬幼兒園園長接受我們的采訪,感謝CDRC三位指導教授提供的寶貴資料,特別感謝訪學團龔春蕾團長在選題及謀篇布局上為本文提出的建設性意見🚣🏽。
供稿:美國阿拉巴馬大學訪學團
撰文:張萌🈯️、楊瑩😅、胡雅楠
附件一: “阿拉巴馬大學附屬幼兒園”園長訪談提綱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1.能否介紹下“阿拉巴馬大學附屬幼兒園”的辦園宗旨和教育理念?
2.“阿拉巴馬大學附屬幼兒園”和當地早托機構和其他幼兒園的最大的區別有哪些🙏🏿?
3.“阿拉巴馬大學附屬幼兒園”在管理機製方面是獨立的嗎🔙?學校和“兒童研究發展中心”在幼兒園的管理中起到怎樣的作用👨🦳?具體是如何參與到幼兒園的管理中?
4.“阿拉巴馬大學附屬幼兒園”在阿拉巴馬大學和“兒童研究發展中心”承擔著怎樣的角色、職責和任務🧑🏻🔧?
5.“阿拉巴馬大學附屬幼兒園”裏的員工主要有哪幾種👨🏻🚒?教師、廚師、保育員等等是否都取得了相應的資格證書🫄🏽?
6.關於“阿拉巴馬大學附屬幼兒園”的幼兒招聘程序是怎樣的👩🏽⚕️🤲🏽?錄取條件有哪些?
7.在教師招聘過程中,本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是否占有優勢?當前幼兒教師中,學前專業的畢業生多嗎?
第二部分:文化傳承
8.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校園文化,“阿拉巴馬大學附屬幼兒園”如何傳承阿拉巴馬大學的校園文化📏🧑🏽?具體表現為哪些方面🏄🏼?
第三部分:教學方面
9.能否具體闡述下該幼兒園為教學提供了哪些便利?
10.我們看到該幼兒園有各種各樣的實習生,除了課程要求的實習🍈,能否詳細介紹下是否還有其他的實習形式?針對哪些年級的學生?實習要求是什麽👷🏽?關於實習實踐的專門文件,能否給我們學習一下👛?
11.在學生的實習實踐過程中,幼兒教師作為指導老師🙆🏼♀️,他們是否有具體的知道要求?
12.現在美國幼兒園都在推廣STEAM課程,那“阿拉巴馬大學附屬幼兒園”的STEAM課程如何開展的?對於該機構教師👌🏿,是否有針對性的STEM培訓☂️?
第四部分:科研方面
13.能否具體闡述下“阿拉巴馬大學附屬幼兒園”如何促進教授們的相關研究?
14.如果要在幼兒園裏做研究,需要具備哪些條件?經過怎樣的申請程序其他學院是否可以申請🚶♂️➡️?
15.在科研方面,幼兒教師與教授有合作嗎?教授通常承擔怎樣的研究任務和職責?
附件二🫦: “阿拉巴馬大學附屬幼兒園”教授訪談提綱
1.兒童發展研究中心(CDRC)的教授通常會怎樣充分利用“阿拉巴馬大學附屬幼兒園”來促進他們教學和研究?
2.您所授課程的教學部分有與附屬幼兒園進行合作嗎?如果有,請問是怎麽充分利用附屬幼兒園這一資源嗎📧?具體是怎麽展開的🚆?(展開時間🦚、展開形式🫶、展開內容🐜👈🏻、如何與幼兒園教師合作等)
3.附屬幼兒園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實習實踐基地嗎?除了與教授的相關課程合作,CDRC學生在附屬幼兒園的實習是怎樣的?(實習年級、實習持續時間、實習內容、要求🏋🏻♀️、規則)
4.CDRC有針對學前專業的學生實習實踐要求的專門文件嗎?
5.CDRC的教授要通過什麽樣的程序才能在附屬幼兒園展開研究2️⃣?
6.您認為附屬幼兒園和當地的托幼機構有什麽不同?
7.附屬幼兒園在學校或兒童研究發展中心承擔著什麽樣的角色或責任💇🏿♀️?
8.附屬幼兒園作為學校的一個附屬機構🤦🏿♂️,它與阿拉巴馬大學有什麽一脈相承的地方嗎🏌🏼♂️?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文化🕚、體育、LOGO等)
9.我們查到附屬幼兒園是經過了NAEYC的幼教專業認證的。最近一次認證的材料關註哪幾個方面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