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雙語教師訪學團阿拉巴馬大學研修報道之七

發布者:EON4注册發布時間🌳:2017-12-12動態瀏覽次數:239

留光·回望

——第四批雙語教師訪學團阿拉巴馬研修大事記(一)

寫在之前

出發🧑‍🏭:2017年8月24日

返程👩🏼‍🌾:2017年12月8日

6+1的小型團隊🧗:12門課程,6所學校參觀🧔‍♂️,數次講座及培訓活動,人均過萬字的研修心得和新聞稿——108天的訪學之旅豐富了我們的人生履歷,讓我們進一步走近了美國兒童和教師教育🙋‍♀️,收獲了知識,開拓了眼界,建立了堅不可摧的友誼👵🏿。

 

第一部分  課程學習篇

    阿拉巴馬大學(University of Alabama,UA,下文均簡稱UA)作為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在全美大學排名中連續七年躋身前百。行程之初,大家就對能夠來到這樣一所優秀的高等學府訪學心生雀躍,並針對自己的專業領域製定了學習計劃。本次訪學🦶🏽,我們共選聽了12門專業課程,合計26門次。所有課程學習都做到了高出勤率、高參與度,老師們淵博的知識,多樣化的課堂組織形式令我們獲益良多。

    課程名稱:BER 450 Assessment of Classroom Learning(課堂學習評價)

    主講🫶🏻:教育學院Stacy Hughey Surman教授、博士

    修讀💂🏻:吳彬彬、楊宇然🪗、龔春蕾

    該門課程旨在培養準教師在理解掌握評價基本原理和策略的基礎上♕📫,選取合適的評價工具,對本學科領域的K-12課堂教學開展科學評價,並運用評價結論改進教學方法、教學材料和課堂管理。課程要求學生對形成性(formative)和終結性(summative)考核,正式(formal)和非正式(informal)評價的目的👋🏽、優勢和不足有充分的了解;正確認識教學和評價之間的關系🤜,將合適的評價手段與教學的全過程有機整合🫃;熟練掌握信度、效度、基準、偏見、教師評分的考慮因素,對考試和考試結果的合規運用😨,以及阿拉巴馬州的學生考試要求;具備運用評價策略👵🏻,促進每位學生的認知👨‍👨‍👦‍👦、社交、情感等持續全面成長的能力。

    學習過程中我們發現,Surman教授特別註重結合學生專修的課程教學領域,讓學生全程設計、全程實踐與本人術業專攻和中小學見實習課堂相關的評價方案🌑🌩,最後要把學期的全套作業整合成一份完整的實習材料包(Practicum Portfolio)🫲🏼,作為課程考核的重要內容🧑🏿‍✈️。她把課程分成15個模塊(mudule),布置給學生大量書本以外的閱讀和視頻學習材料;收集了眾多真實的中小學課堂測驗、項目作業、正式考試的空白樣卷、學生答題卷、教師評閱卷、教師評分規則,在課堂上作為小組討論的實戰案例9️⃣。她的課堂嚴謹又不失活潑👧🏿,同學們爭相提出疑問⛹🏽‍♂️、發表觀點🫧、分享心得,教師和學生實現了平等的交流和互動。

(合影)

 

    課程名稱:CEE 491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早期兒童課程與教學)

    主講👍🏻:教育學院Holly Hilboldt Swain博士

    修讀:龔春蕾、吳彬彬

    該課程主要講授0-8歲早期兒童課堂教學的理論和實操,側重兒童發展、評估與教學。課程教學目標遵照阿拉巴馬州教學標準⏯,要求學生➛:(1)具備兒童發展五大領域的基本知識🕵🏽‍♂️;(2)了解影響兒童成長和發展的多重因素🔉;(3)具備幫助兒童在交流、探索🏄🏽‍♂️、創意表達🔂、推理思考等方面健康成長的能力;(4)會操作各種教學材料,會指導兒童遊戲;(5)會運用觀察、記錄等合適的兒童評估工具➜;(6)善於尋求兒童家庭及兒童領域專門從業人員的合作與幫助。

    學習過程中我們發現🤹🧧:Swain博士的教材選擇別具匠心。一本側重理論,深入淺出地為本科層次學生介紹了早期兒童教育領域的經典理論和教學模式🧑🏻‍🦰;另一本側重實操,以早期兒童教育工作者需要熟練掌握的教學工具為橫軸🫶,兒童發展五大領域與縱軸🤽🏼‍♀️,系統介紹了如何運用Anecdotal Recordings, Checklist, Running Records, Frequency Counts, Conversations, Time Samples, Standardized Measurements, Rating Scales, Work Samples, Documentation, Program Assessment 以及Portfolio這些專業工具來觀察、記錄、評估兒童不同領域的發展和課堂教學成效💇🏻💞。此外,該課程與學生的見實習緊密掛鉤。每個章節都會布置學生在實習幼兒園要完成的課程作業🪒,教師經常在課上了解學生的作業進展,對碰到的疑難問題給予解答;最重要的課程作業是每人要完成對2個孩子的個案研究,利用記錄和評價工具分析每個孩子的五大領域發展現狀👩🏻‍✈️,完成專題教案撰寫🟩👵🏻、教學實施並做出總體評價和反思。

                 (用卡片形式整理回顧經典兒童教育理論)           (無處不在的繪本教學)

(班級合影)

 

    課程名稱🧑🏽‍🦰:CEE 401 Managing Effective Classrooms(有效課堂管理)

    主講🏄🏽🫶🏽:教育學院Carolyn Palmer博士

    修讀:龔春蕾、楊宇然👱🏽、吳彬彬

    該課程與CEE 497 Internship Ele School (小學教學實習)課程互為補充,是小學教育專業重要的學位課程,跨度三個學期🥗,旨在向師範生普及K-12年級課堂管理、學生行為管理的基本原則,認識文化多樣性,從而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教學形式包括課堂講授、研討🛋、小組合作、個人展示、日記、在線活動等,要求學生學會運用相應的教育研究方法,完成調查研究、綜合分析和反思。

    Palmer是一位退休後到阿拉巴馬大學教育學院從事教師教育專業教學的非洲裔老教師。她最大的優勢在於有著一線中小學課堂教學的豐富經驗,能夠在教學過程中遊刃有余地闡釋各種小學課堂管理的生動案例👶🏻,讓同學們仿佛身臨其境✊🏽,對小學生的各種學業問題、家庭問題、師生/生生矛盾處理有了鮮活的認識。該門課程有眾多平行班✯,由於Palmer老師的African American屬性,選擇她課程的有不少黑色皮膚以及來自社會經濟條件偏低家庭的大學生👱🏽‍♂️,這讓我們對美國大學教師教育專業生源的多樣性,以及不同種族、社會階層準教師的差異性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課堂遊戲:前一步後一步,差異立現!)             (班級裏的Diversity)

 

    課程名稱:CEE 369 Fundamental Reading Instruction (閱讀指導基礎)

    主講:教育學院Lee Freeman博士

    修讀🧑‍🦽‍➡️:龔春蕾、楊宇然🌘、吳彬彬

    本課程旨在了解閱讀過程𓀕,學前和小學階段閱讀教學中使用的方法和策略。學習基本概念,強調詞匯和閱讀理解技巧的教學方法👳🏼‍♀️。課程目標包括:了解背景知識對語言習得的影響;了解評估工具在監控閱讀策略習得、改進教學和識別需要額外輔導學生中的作用;展示語言發展的知識以及對其他學科知識學習的影響;展示不同評估方法的使用技巧、優勢和不足;展示如何選擇,構築和使用各種評估策略;展示使用課堂觀察、學生應答和研究評估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學的能力;展示寫和拼寫發展階段知識的能力;展示有關語言的知識;知道英語拼寫系統中音系,字母和音素之間的一致👮‍♀️;知道如何為每個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知道寫和拼的發展階段,包括寫的過程、寫前準備,草稿🚏,修改✊🏽,編撰和出版等階段等。

    Freeman博士指導小學教師閱讀教學多年🌸,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閱讀指導教師🧑🏼‍🔬。他的課堂特別重視職前教師與兒童的互動。通過對兒童的閱讀能力評估,了解教學對象的發展特點並設計有效的教學策略⛹🏽‍♀️。《閱讀指導基礎》每周2次課,其中1次在當地的一所小學現場教學😂,由該所小學現任的閱讀指導教師擔任客座講師,引導職前教師與兒童互動,評估他們的閱讀水平🙅🏼‍♂️,完成少量的小組教學。Freeman博士的課讓我們有機會走進當地小學👷🏼‍♀️,對美國小學的教學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課程名稱:CEE 370 Teaching Elementary Reading (小學閱讀教學)

    主講🤵🏿🗒:教育學院Melanie M. Acosta博士

    修讀:吳彬彬

    本門課程是《閱讀指導基礎》的高階課程。《閱讀指導基礎》關註P-12年級階段閱讀教學🙂‍↕️👨‍👩‍👧‍👦,而《小學閱讀教育》則關註3年級以後的小學階段閱讀教學。課程目標旨在讓職前教師掌握音素意識👨🏿‍🎤、語音、流暢度👨🏿‍🍳、詞匯和理解等知識,學會培養兒童對文字的興趣👨🏽‍🦱,提高閱讀能力,進而開展廣泛閱讀和獨立閱讀👨🏼‍🚒,從閱讀中收獲知識和愉快的情感體驗。

    Melanie M. Acosta博士與社區的良好合作關系⛵️,有助於學生獲取實戰教學經驗🙎‍♀️🖖🏽。《小學閱讀教育》一周兩次課。周三圖書館的排練課為周四的實戰教學做準備。周四的教學中🙆🛗,教師先引導職前教師理解有關閱讀的理論知識🪛,然後利用小學的課後輔導項目,完成少量的小組教學♕。Acosta博士特別關註非洲裔美國孩子的教育問題。與她合作的小學是非洲裔孩子較多的學校。在教學中💃🏼,她選擇了能夠引起非洲裔孩子共鳴的繪本,期望孩子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思考自己的未來🧑‍🏭,樹立明確的人生奮鬥方向。

 

    課程名稱🙋🏻‍♂️🩵:CEE 478 Teaching Elementary Writing (小學寫作教學)

    主講🤣:教育學院Kathryn Hilliker博士

    修讀:吳彬彬

    Kathryn Hilliker博士曾擔任小學校長,十分了解小學生,寫作教學經驗豐富。她的課程內容涉及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從社會文化和社會認知角度認識寫作能力的發展,寫作過程👜📯,敘事寫作,議論文寫作🌛,說明文寫作⛹🏻‍♀️,詩歌創作🦹🏿🏊🏽‍♀️,記敘文寫作🍀,寫作指導幹預等。

    Kathryn Hilliker博士授課條理十分清晰,及時和學習者分享課程資料。她重視小組討論及海報展示在教學中的作用。海報展示可以檢驗學生預習效果🦻🏼,同時以團隊為單位的海報製作過程提供了相互學習的體驗。課程要求學習者進行教學實踐,在進入小學教學之前,由老師引導學生選擇繪本,撰寫教案🧑🏽‍🌾🎠,並相互指導修改教案,然後實施教案,最後提交個案觀察和教學反思報告🍧。

 

    課程名稱👨🏽‍🏫:BSP 500 Introduction to School Psychology(學校心理學導論)

    主講✅:教育學院Melinda Adkins教授

    修讀:楊宇然

    課程面向碩士和博士開設🧑‍🤝‍🧑,修讀課程是申請學校心理咨詢師的必要條件✅。課程主要介紹學校心理咨詢的發展歷史,學校心理咨詢師的主要工作內容,問題診斷和處理的原則及方法。課程采用小組討論式小班授課😻,立足於學校心理咨詢師真實的工作情境,討論各種問題的處理方案🤵。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生會與一個學校心理咨詢師結對,每周進到學校實際觀察學校心理咨詢師的工作情況🤖,更深入地了解實踐內容。

    Adkins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心理學家🍾。她嚴謹的治學精神和對心理學工作的熱情感染著每個學生😖,她對個案生動的描述總能夠讓我們的課堂討論身臨其境🤯。盡管工作非常繁忙👩🏼‍🎓🚶🏻‍♀️,她對於學生的要求卻是一絲不苟,每周布置大量閱讀內容,督導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耐心解答大家在理論學習及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疑難🍲。Adkins教授的謙遜、學識🧋、敬業非常值得後輩學習。

 

    課程名稱🤾🏻‍♀️:BCE 301 Introduction to Counseling(心理咨詢導論)

    主講💘:教育學院Kenya Bledsoe博士

    修讀👬🏼:楊宇然

    課程主要介紹心理咨詢的基本概念,各種理論框架及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知識。作為一門概論性課程🕺🏽,主要目的是讓學習者廣開視野🧎‍♀️,了解心理咨詢工作的基本情況,咨詢工作的基本倫理原則👩‍🍼,同時對特殊領域的咨詢工作進行簡要介紹,如婚姻咨詢👨‍👧‍👧、未成年人咨詢📖、精神疾病患者咨詢💕、職業咨詢等。

    Bledsoe博士是一位剛剛走上高校講臺的新教師,在此之前曾在中小學擔任學校心理咨詢師十余年📤,有著非常豐富的實踐經驗。課程中,她樂於和大家分享自己作為一個心理咨詢師的成長過程,鼓勵學習者堅定專業信仰。為了豐富課程內容,她邀請多位擅長不同領域咨詢的專家來到課堂👨🏽‍🔬,向大家介紹某一專業領域咨詢工作的具體情況,如臨終關懷、運動員心理咨詢🙍🎯、青少年創傷咨詢等。通過這門課程學習✊🏼,我對於中美心理咨詢教育和心理咨詢師成長的差異有了比較清晰的了解,在課程內容組織🧔🏼‍♂️、課堂活動設計、考核方式等方面給到自己未來的教學工作一定的啟示。

(Bledsoe博士組織課堂討論🧖:如何幫助受虐待兒童)

 

    課程名稱👩🏽‍🦱:HD472 Program Evaluation(項目評估)

    主講:兒童發展中心Cecile Komara博士

    修讀🈺:楊瑩

    本門課程💂🏻‍♀️,學生通過了解在人類發展、幼兒教育🤚🏼、家庭教育和兒童生活等領域的大量項目評估案例,學會如何設計教育項目,以及如何使用項目評估結果來改進教育項目和做出決策。該課程采用基於團隊的體驗式學習方法,教師在開學初給出一些社會關註的教育問題👨🏽‍🎨,比如,虐待兒童👨‍🎓、青春期問題學生、嬰幼兒護理🦸🏽、家庭教育、人際關系、早期幹預等🧙🏻‍♂️,學生自願分成若幹組(每組3-4人)🔄🪽,通過案例的詳細分析,學會了測量工具的使用,掌握數據收集與分析的方法,在學期後半段學生進入現場研究,形成小組項目評估匯報。

    這門課程,和我的專業背景相差比較大,但是從中我也有很多收獲。感觸最深的一點,教師提供了全面豐富的學習資料,如詳細的課程計劃💆🏿‍♂️、課程導讀🏀、課件、課程相關學術論文圖書館鏈接💦、學生心理發展特點、教師教育標準、學生分組成員職責、家庭作業流程🍙、作業評分標準🗻、考試評分標準、考試試卷樣張、考試學習指導、期末匯報流程等🧔🏿‍♂️。根據課程內容🚼,每周布置課外作業👒,每次平時測驗結束👩🏿‍🏭,教師都會詳細講解學生的錯誤🧏🏿‍♀️🤲🏻,並將總結上傳到課程網站🧕🏿。學生的作業很多,但是每一份教師都認真批改,這種治學精神值得我們年輕教師學習。

(課堂討論👷🏼‍♂️:事件發生率與代表性對項目評估的影響)

 

    課程名稱🪟:HD322 Conceptual and Creative Experiences for Young Children II

   (早期兒童概念和創意體驗II)

    主講🍹:兒童發展中心Sherwood Burns-Nader副教授🐿、博士

    修讀:胡雅楠🧔🏿、楊瑩、張萌、楊宇然

    該門課程旨在增進學習者對幼兒教育各領域活動的了解,提高幼兒園活動設計和實施能力。課程共分為幼兒園語言(Language)活動👈🏼🛷、數學(Math)活動、科學(Science)活動三個模塊🎱👭🏼;要求學習者理論學習的同時,完成在UA附屬幼兒園10周的實踐學習☛,嚴格遵守“1周觀察與設計——1周實施與評價”的步驟🧦,每學期需完成五項幼兒園活動設計與指導🛷。

    學習過程中我們發現,該門課程與國內高校幼兒教育專業《幼兒園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相似🪺,即要求準教師能夠勝任幼兒園各領域的活動組織與實施🤑🌝。學習中我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Nader教授重視促進專業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強調與UA附屬幼兒園教師的教學合作。一方面🫴🏿,她會邀請幼兒園教師走進大學課堂👰🏻‍♂️,與學生分享一線教學的實踐經驗👨🏻‍🦯‍➡️;另一方面🚬,邀請幼兒園教師擔任行業導師,和大學課程教師共同參與到學生實踐學習(5個幼兒園活動設計與實施)的教案設計、教學實施和評價反思全過程中。

(幼兒園教師團走進大學課堂展示幼兒科學教育材料)

(學生作品展示)

 

    課程名稱👨🏻‍🦲: HD 202  Infant and Toddler Development(嬰幼兒發展)

    主講🎀🙆🏻‍♂️:人類環境科學學院Dr. Maria Hernandez-Reif 博士🚤、教授

    修讀👞:胡雅楠🥏、楊瑩🕋、張萌

    該門課程旨在讓學生們了解嬰兒和學步兒童的發展,特別是影響其身心發展的各類因素例如社會因素、環境因素等。學生會了解不同文化中兒童語言、認知、情感和社會性發展🤪。Maria教授註重講授嬰幼兒發展的主要理論和最新研究成果🧗🏼‍♀️,並組織學生在新課前討論與分享嬰幼兒觀察過程中的困惑。學生需要在整個學期中進行12周的幼兒園非參與性觀察,並完成對於一名嬰兒(0歲-12個月)和一名學步兒童(13個月-24個月)的個案研究📈👁‍🗨,包括記錄與評估嬰幼兒身體運動能力(粗大動作和精細動作)🥋、認知✖️🧑🏼‍✈️、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並在課堂討論與分享。
    Dr. Maria Hernandez-Reif 的課程非常重視學習體驗的分享,每節課之初都會邀請同學們分享每周觀察的心得和體會👨🏼‍🚒,了解其個案研究過程。同時✖️,Maria也很強調不同文化系統中育兒理念以及育兒方式的差異🦸‍♀️,在課上經常邀請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分享相關內容🆕,從而讓彼此更好地了解各自國家的育兒文化背後的影響因素。

 

    課程名稱: Parent and Family Development (家長和家庭教育發展)

    主講🐦:人類環境科學學院 Dr. M. E. Curtner-Smith博士、教授

    修讀🌀:胡雅楠、楊瑩、張萌

    該門課程旨在讓學生了解家庭發展與教育的相關理論知識。學生們除了完成每周課堂學習🕙,還需要參加12周教育機構的課後輔導工作,並選擇1-2個兒童完成教育日誌。教育日誌包括受試者的基本情況、輔導過程、遇到的挑戰以及下周目標等。日誌內容還包括運用課堂所學的評估方式科學評價兒童的學習與發展情況😵‍💫。

    Dr. M. E. Curtner-Smith重視與學生的交流🤵‍♂️,鼓勵學生們在課堂上發表對於日誌的反思,特別是在學生輔導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在課堂上,同學們踴躍發言✌🏽,對於不同的家庭發展的理論各抒己見。教授強調思辨能力的發展🪐🙅🏻‍♀️,經常啟發學生從各個角度思考問題,讓學生在討論中迸發出思想的火花🛜。

 

第二部分  學校參觀篇

    除了參與大學課堂切身感受🫣,我們也走出校園👏🏿,進入到不同類型的中小學⚧、幼兒園👊🏼,觀摩不同類型的學校👸🏿、課程,從而更全面了解中美教育在各個層面上的差異🪑。這觸動我們立足更有高度的格局思考🎿,中國的教育優勢在哪裏,未來在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10月6日 UA兒童發展研究中心及附屬幼兒園

    阿拉巴馬大學兒童發展研究中心(Children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CDRC, 下文均簡稱CDRC)隸屬於人類環境科學學院,致力於從事兒童發展研究、幼兒教師培訓、家長培訓、幼兒教育工作,兼具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多重功能🚍🏇🏼,附屬幼兒園是通過全美幼兒教育協會(簡稱 NAEYC)認證的優質兒童早教機構,本次參觀的主要目是了解CDRC科研、培訓及幼兒教育的基本情況。

    CDRC教師培訓項目負責人April向我們介紹了中心承擔的教師培訓項目👨🏽‍🦳,展示了中心向家長及教師提供的圖書及玩教具資源,並且帶領大家去到幼兒園𓀑,觀摩小朋友們的學習過程,了解在校大學生在幼兒園見實習的工作內容。

(Apirl博士介紹CDRC基本情況)

    10月12日  Rock Quarry Elementary School

    訪學團造訪了當地最好的小學之一Rock Quarry,觀摩教育學院教師教育專業高年級學生面試。學生進入UA的前兩年,主要修讀通識課程,到三年級確定專業,選擇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必須通過第5學期的面試,並滿足績點等其他條件,才能夠正式進入教師教育專業並修讀後續課程。學生非常重視這次重要的面試,認真準備,正裝出席。面試過程中,兩位學生面對兩位考官,回答關於Introduction, Diversity, Learning, Collaboration, 以及Professional practices五個方面的問題🚣🏼。對於考官提出的每個問題,同組兩人回答時需註意技巧,既要充分表現自我,又不能影響隊友發揮👨‍👧,相互幫助是順利通過面試的關鍵。面試結束後,負責面試組織的Palmer博士,面試官之一Freeman教授向我們解釋了評分規則、通過率、重考等問題。對比國內教師教育專業僅存在入學前的一次選拔,美國的同類專業有著本科教育全程的生源質量控製及二度篩選,更強調學生的職業忠誠度、職業素養及職業知識的應用能力👩‍👩‍👧,但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評價標準較為主觀且難以統一的弊端🧖‍♂️🦸🏼‍♀️。

(Freeman教授與小學教師搭檔向學生面試提問)

    11月8日  Capital School

    Capital School 是塔城當地非常具有特色的一所私立學校,0-12年級一貫製混齡小班化教學🍰,每3歲一個年齡跨度,覆蓋學前至初等教育全程。學校以多元智能及多元文化作為基本教育理念,強調語言💇‍♂️、數理邏輯、空間👨🏻‍🏭、音樂、體質、自然常識、內省和社交八方面智能的綜合發展🟡。要求每位學生掌握1-2種樂器🧙🏻‍♀️,1-2門外語。學校創始人之一Margret女士熱情接待了我們,邀請我們進入各個年齡段的課堂實地觀察,從幼兒階段的蒙氏教學到高中階段的項目導向無紙化學習,不同年齡段的課堂體現出鮮明的個性特征🫸🏿。

    Margret老師如數家珍般與我們分享了自己30多年的教學經驗🛟,從她為孩子們製作的成長檔案中可以感受到一位師者的良苦用心。每個孩子一本成長檔案,以多元智能的八個領域作為索引🏃🏻‍♂️,分類呈現出這個孩子在各個方面的發展情況👱🏿,並附以評估過程中孩子寫下的文字或畫作。我們和Margret話別的教室門廳中🕐,懸掛著她與任教過的每一屆學生的合影,流逝的時間中不變的是對教育、對學生的真愛。

(PreK 段班級蒙氏教學數學活動)

(與學校創始人之一Margret女士合影)

    11月14日 Verner Elementary School

    Verner是塔城當地一所比較好的公立小學,此次參觀走訪了PreK、K和五年級,共6個班級。

感恩節將至,低齡班級本周正以“感恩節”作為學習主題,閱讀𓀔、數學、科學任務中都能找到“感恩節”元素:講感恩節傳統的故事、用火雞卡片作為數學計算教具、討論感恩節常見食物的製作過程等📊,課程充分體現了學科融合,多種能力綜合培養的特點。

    高年級課程采取學生走班🧅,主課老師駐點的形式進行,教室內布滿了學科相關的教具、海報、日程表和學生作品等👨🏼‍🎨🔻。以五年級閱讀s課為例🧝🏼‍♂️,學生分為五個小組,分別學習或練習語法、閱讀、手寫、打字和自由讀書,10分鐘一個小節🔭👩‍👧‍👧,然後進行組間輪換🧟‍♀️。

    讓我們感觸很深的是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展現出來的極大耐心,可以允許每個學生在其“最近發展區”進行探索,不會用“一刀切”的標準要求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每個學生可以享受相對自由的心理🙆🏻‍♂️、物理空間,進行自己感覺舒適的學習。此外👔,實習生在教學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也非常值得稱道。如何做到每個學習小組或區角都有老師進行學習指導?由實習生輔助承擔教學任務無疑是解決這一困境的明智之選。每個實習生都需要在主班老師及大學相關課程任課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授課計劃並實地實施。真正參與教學過程才是最好的實踐教學😦𓀈。美國大學和周邊中小學的緊密合作保證了每個師範生畢業後,都能夠馬上🦹🏽、順利走上講臺,無縫銜接地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小學教師。

(與學校聯絡人Ms.Wyatt合影)

(觀摩PreK班級小組讀寫教學)

    11月30日  University Place Elementary School

    來到University Place小學, 得到了副校長Mr.Brian的熱情接待🪘,他周到地專程安排在學校就讀的二位中國小朋友擔任學生大使,全程陪同我們參觀。據Brian介紹,學校在2011年的颶風襲擊中損失慘重,目前的校舍都是各界愛心人士捐款重建而來。該所學校的生源大部分來自貧困家庭,有50%以上的學生享受政府補助的免費午餐👩🏼‍🔧。學校圖書館為學生提供免費圖書,可借閱或免費索取🏛。學校重視學生七種習慣——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知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的培養👨‍🦯;以STEAM為特色,強調各門課程聯動的STEAM教學。Brian和兩位可愛的中國小向導帶我們進入各年級教室進行課堂觀察👲🏽🧑‍💻,觀摩了五年級科學課😎、數學課和學前班拼讀課👩‍👩‍👦。我們發現🦸🏽🍖,日常教學中老師們非常註重挖掘學生主動思考和建構知識的能力🐝,課堂中融入了大量的實踐操作。小朋友們不需要機械的記憶課本知識,而是在探究性的學習環境中獲得知識🧝🏽。

(Brian副校長和中國小向導)                (科學課:不同溶液的浮力)

    11月30日  Magnet Middle School & Elementary School

    Magnet School創建於1990年,包括小學部和初中部,學校創始人、現任校長Kristi Thomson女士向我們介紹了學校特色的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課程和學生俱樂部🧑🏼‍🏫🔺。作為獲得全球多所知名高校認可的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培養了大量優秀學生,因此Magnet School在塔城頗具聲望,學生們以能夠在這裏讀書為榮🦌。小學部負責人告訴我們,學校在教學設計中重視課程之間的聯動教學,經常選擇同一主題,各門課程以此為中心線索展開教學📏🙍🏿。例如我們觀摩到學生音樂課在欣賞《胡桃夾子》,美術課就在畫小士兵;歷史課布置的作業是完成介紹埃及的手繪海報,手工課會讓大家嘗試用彩色鉛筆搭建金字塔。課程之間的深度聯系有利於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更有邏輯的知識網絡,並能夠促進知識在不同領域之間的遷移應用。

               (與學校負責人合影)                   (歷史課作業和鉛筆金字塔)

 

供稿☎:美國阿拉巴馬大學訪學團

素材提供:龔春蕾、吳彬彬、胡雅楠

楊瑩🙍‍♀️🍪、張萌🌲、楊宇然

撰文:楊宇然

 

EON4专业提供:EON4EON4平台EON4注册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4欢迎您。 EON4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