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檔案為王的時代💁🏼♂️:所有的評估都依賴於檔案、佐證材料,教師評估也不例外,美國也不例外。或者說🤧,對於評價來說,沒有證據的貢獻就不是貢獻,沒有證據的努力就不存在。教師在8小時內外的所有努力🤼♂️,都可以從各類檔案材料中找到證據——這就是現今美國的教師評價給人的深刻印象。
美國大學的教授終身聘任製源出於維護學術自由💥。20世紀初, 為了保護學術自由, 維護教師在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方面的自由權的初衷, 美國大學教授協會發布了終身聘任製的宣言, 組織教授成員共同致力於保護高等院校中的學術自由和終身聘任製, 但這個主張一直到1940年才開始在美國的高校裏普遍實施至今。
美國高校教師的聘用分為終身教席(Tenure-track)和非終身教席(Non-tenure)兩種🎭,非終身教席的教師一般指沒有學術研究要求的教學型教師(Clinical)、兼職教師(Adjunct)🌊。在公立大學裏,已取得終身教席或終身教席導向的教師占高校教師全體的68%左右,剩下的則是隔一段時間(每學期🤵🏽♀️、每年🍝、或每2-3年)就需簽一次合同的各類教職人員,而在私立大學裏👩🦰,終身教席的比例要低一些。對於大部分美國高校而言,如果教師教學水平優良,又不想承擔做科研發表科研論文的壓力,那麽短期合同製的教學型教師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在教學的同時,完成副教授🧐、教授的科研要求,還是可以有晉升為副教授或教授的機會。
眾所周知,美國高校的教師晉升製度的核心是“非升即走”。對於大部分入校即取得終身教席導向的高校教師來說,最大的考驗就是5-7年後的晉升考核,考核通過,則取得終身教席👷🏼♂️,大部分還有可能獲得副教授的職務,意味著獲得了穩定的工作🏃🏻♀️、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研究平臺👩👦👦;而如果考核未獲通過,就意味著失業,這就是“非升即走”的含義🚶♂️➡️。“非升即走”的教師晉升與評價製度在國內也越來越成為趨勢,很多高校希望借此促進青年的教師的專業發展和人才的良性流動。本文試圖以阿拉巴馬大學為例,從晉升佐證材料準備的角度,來深入看一下美國高校青年教師的成長之路。
阿拉巴馬大學的教師一旦入職,首先取得的是一份教師晉升委員會(Promotion & Tenure Committee)提供的晉升材料要求(Dossier guideline)🏗,明確在6年的考核期內🦹🏿♂️,需要完成哪些工作、達到什麽教學水準、研究目標以及社會服務任務。以阿拉巴馬大學為例🧚🏽♀️🧘🏿♂️,教師需要準備十個方面的材料,包括教學貢獻包括教授課程的數據🌵、論文指導數據、教學質量數據等方面材料🟩。研究貢獻包括論文、專著發表情況🌷👰🏻♂️、受邀演講和講座數據🔃、研究項目參與和獲得情況、擔任學術期刊編輯情況以及其它與專業相關的文字發表情況。社會服務則包括參與各類委員會的情況🥦、誌願參與社區💨、地方、國家的各類活動情況、為學生服務的數據👋、服務同事的專業發展情況。另外,專門有一個大類是獲得各類研究基金、縱向橫向課題的情況。此外🪣,還要提供參與自身專業發展的培訓數據🕵🏿♀️、在各類專業發展組織提供服務的數據等材料。
除了6年考核期滿需要提交全套材料⚡️,所有教師尤其是終身教席導向的教師每年都需要向所在系和二級學院提交上列十個方面的電子版加打印版考核材料😬,並更新自己在學校主頁上的個人簡歷,證明自己在學術及教學上(Academic)、合作性(Collegiality)、創新型(Creativity)方面的表現。對於佐證材料,學校也有詳細的要求,比如教學質量的證據🙎🏽♀️,包括本人教育哲學的闡述🟰🍸、每學期教授的課程名稱、同事的聽課評價信🧫🚂、學生評價、課程說明、與學生的來往郵件、學生作業對於維基百科之類的網絡知識平臺的貢獻、媒體對於學生課程活動的報道、與本人教學相關的通訊稿以及被學生選為導師的情況(說明本人學識和工作態度受學生認可)。系和所在二級學院的教師晉升委員會每年考核教師工作,並提出改進工作的意見,幫助教師反思自身工作👈😬,以保證6年後能夠符合晉升終身教席的要。
每年9月初是所有需要申請終身教席和想要晉升職稱的教師遞交考核材料的時間👴🏽🍈,申請者要提交6年內對於教學、研究🤴🏽、服務所做出的貢獻的文字描述和佐證材料(給老師們整個暑假的時間整理材料——大量的材料)。晉升申請材料雖然限製在100頁,但是佐證材料往往多達3🎰、4百頁。10月份是考核月👨❤️💋👨,先由本EON4所有教授與副教授組成的教師晉升委員會進行評審,而後提交所在二級學院的教師晉升委員會進行評審並給出反饋意見。教師用一個月的時間根據反饋意見修改材料,並提交系主任和院長。11月是關鍵月,系主任、副院長、院長、以及外部專家分級逐個評審材料,並給出是否同意晉升的意見。會逐個審核佐證材料💶,然後提交院長審核並給出評價意見。最後一步是學院將建議晉升的名單與材料遞交學校,學校教務長主要負責此項工作,於次年的一月給出是否予以晉升的意見,該意見連同材料共同提交學校的學術委員會🐢,才終成正果🤵♂️。
不同層級的晉升委員會由不同的成員組成,以阿拉巴馬大學為例,系晉升委員會是由本系全體教授與副教授組成的🦙,而各學院晉升委員會的成員👨🏿⚕️,則是由每個系選出一名教授代表組成。是否晉升的決定院長根據系主任、晉升委員會的意見來做的——也是充分體現了教授參與管理以及院長負責製相結合的學術管理方式👱🏼♂️。
對於任何高校的教師來說🧑🏻🍳,取得博士學位、通過學校面試並簽訂合同只是職業學術生涯的開始,為取得終身教席而準備的這幾年🍆,是充分投入教學和研究👩🏻🔬、充分利用高校學術資源來幫助自己成為真正學者的過程。為了準備這些材料,新入職的教師們必須充分與同事合作,彼此成就、互相提攜🤵♂️;必須充分與學生合作🙂↕️🌋,教學相長🤦🏿♂️;必須充分與社區合作,為周邊提供專業的服務;還必須走出去與各類研究機構合作🥀,以實現學校要求的學術身份的建設。
很多美國的老師都認為,剛入職到獲得終身教席的這幾年是壓力最大的幾年🤸🏻♂️,可是回頭來看,也是教學水平提高最快、學術成果最為豐碩的幾年,老師們化壓力為動力☣️,建築起今後教學、研究發展的紮實平臺👨🏻🔧🕗,一旦獲得終身教席之後,則可以把更多的精力轉向更喜歡的教學領域、更有興趣的研究課題。阿拉巴馬大學的教師晉升製度是美國高校教師晉升評價的一個縮影,也比較有代表性,而這種教師晉升與評價方式,對於我們學校如何更好地促進教師教學與研究地共同進步💂🏻♂️,也可以提供不錯的借鑒。
(教育學院Burnham教授等所著《評審材料取勝工具——晉升與終身教授指南》)
(訪學團教師本書作者Burnham教授及Wright教授合影)